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二: “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以上材料均引自一份所谓“罪案”的答辩书
材料四:“孔子与宪法,涉不相涉者也。吾今以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事实之发现……怪诞之事实者,何也?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将为专制帝王之宪法,非为解放人权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
?——《李大钊选集》第77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派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所说“他们所非难本志”中的“志”是一份杂志,你知道这份杂志是谁创办的吗?杂志的名称是什么?这份杂志的创办有什么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材料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中的两位“先生”是谁?“我们”是一批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分析“打倒孔家店”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四作者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有什么影响?在新文化运动中,作者主要有什么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采取“兼容并包”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A.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B.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
C.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D.缓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
3、选择题 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书(《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材料三? 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了一层次。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构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三世说”明显受到西方哪一思想的影响?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91exam .or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一层次”的主要表现。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知识精英向西方学习的另外两个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寻求救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
[? ]
A.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
C.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D.坚持反封建的斗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