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了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 ]
A.?秦、唐、元?
B.?秦、唐、明?
C.?秦、元、清?
D.?汉、宋、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古代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创设了若干制度。这些制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六年,尽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 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延尉李斯议日:“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 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 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日: “……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秦王赢政即位那一年是公元前246年,那么材料中“二十六年”指哪一年?李斯主张建立郡县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2)根据材料,判断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采用这种划界原则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汉武帝创始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这种官职叫“刺史”。
——赵俪生《赵俪生文集·第三卷》
材料四 (西汉)成帝末,翟方进、何武乃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请罢刺史……”而朱博以汉家故事(指汉代的传统制度),置部刺史,秩牟而赏厚,成劝功乐进(指为获皇帝赏识,积极性高)。……于是……复置刺史。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3)请将材料三和材料四进行对比阅读,然后用材料三中的信息解释材料四中“以卑临尊”的含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刺史“秩卑”有什么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公元前221年。分封制下诸侯混战,天子失势;郡县制有利于集权。
(2)犬牙相入。使地方割据缺乏好的地理条件;加强中央集权。
(3)“以卑临尊”指用六百石监察二千石。秩卑的官员积极性高,便于控制。
(4)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级管理(地方行政区划);中央对地方官员进行多渠道控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强了对宗教的管理
B.团结了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朝中央政权册封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主要目的在于强化中央对西藏的控制和管理,实质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种表现,答案选C,A B D三项不是其主要目的所在。
点评:准确的识记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或王朝的社会特征是掌握中国历史的必备要素。在精确记忆每一个时代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纵向梳理和总结是深入理解和把握专题史知识的关键,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的综合便能形成对中国通史的整体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 )
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吸取农民起义教训,休养生息
D.大力抑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