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简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中共对国民党采取的不同政策,并分析其历史依据和对当时政局的影响。
参考答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①政策:同国民党合作。②依据: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③影响: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使中国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工农运动迅速发展,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①政策: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②依据: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反革命恐怖政策。③影响: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使党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中共开始有了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抗日战争时期:①政策:国共合作,共同抗日。②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③影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①政策:打倒蒋介石,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②依据:美、蒋勾结,撕毁《双十协定》和停战协定,于1946年6月向我中原解放区进攻,挑起全面内战。③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人民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本题解析:本题首先应划分出不同时期有哪几个,然后再逐一概括中共的政策。依据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当时的形势及主要矛盾,二是国民党对中共的态度。影响也就是这些政策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此题要回答的项目很多,所以特别应注意文字要简练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北伐战争不到一年,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A.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B.军阀之间矛盾重重
C.共产国际的正确指导
D.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各革命阶级共同参加的一次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由于国共合作、方针正确、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将士尤其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北伐得以胜利进行。B、D两项与当时形势不符,C项只是胜利进军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过去的上海,曾被称为“十里洋场”,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现在的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排头兵。(共14分)
⑴.用连线方式把下列侵华战争和相应的不平等条约联系起来,并概述其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6分)
列强侵华战争
| ?
| 不平等条约
|
鸦片战争
| 《北京条约》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
甲午战争
| 《辛丑条约》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马关条约》
|
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影响(2分)
| ?
|
?
⑵.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上海——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为主题举办一个图片展览,请从不同的视角为图片展览设计版块(至少两个),并为每一个版块选择至少两个相应的素材,配上简短的解说。(8分)
参考答案:
⑴.
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分)
⑵.饱受凌辱的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列强在上海开设租界;日本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等。开启近代化先河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发昌机器厂,上海广方言馆等。国民革命时期的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二大会址等……(任两个视角,并举出两个以上事例, 8分)
本题解析:
(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及特征
战争
条约
影响
侵华特征
实质
影响(对近代中国)
?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以商品输出为主
?
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
(1)政治上:中国主权遭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政府统治更加腐败,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对内加紧搜刮和镇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民主革命不断发展。(2)经济上:中国经济被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境艰难,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出现,列强把西学带人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冲击了当时中国的旧制度和旧观念。
?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一部分开明地主主张“师夷长技”;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
外国资本涌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
进行商品输出,同时更注重资本输出
?
八国联军侵华
?
《辛丑条约》
镇压了义和团;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经济上注重资本输出,政治上开始扶持代理人“以华治华”
(2)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近代上海的屈辱、探索、抗争,进行分析,再结合史实说明。
点评:混合型材料题(文字、数据、图片等的综合)题型特点:将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和表格材料等结合起来的材料解析题,其突出特点是材料类型多样化,以文物图示、表格、文字等各种材料为依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此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容量大、信息量大,比较能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混合型材料题是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因而平时要多加注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后来又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导致国共两党势不两立。但在民族危机严重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没有计较自己的恩怨、得失,而是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换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
D.确实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