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图中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知不知道?”

材料二:照片中英国首相张伯伦自慕尼黑回国,声称已赢得“我们时代的和平”。

⑴ 材料一中的狗代表哪一个国家?这只狗为何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吠叫?(2分)
⑵ 根据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那只“狗”不会咬人的证据。(4分)
⑶ 请你对这只“狗”的行为做一评述。(4分)
参考答案:(1) 英国。(1分)德意的侵略扩张行径损害了英国的利益。(1分)
(2) 英、法对德国吞并奥地利表示不干预,事后仅以一纸抗议,不久又承认了这一事实;(2分)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签署了《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2分)
(3) 英国采取的是绥靖政策。它牺牲小国利益,以其达到英、法“避战求和”、“祸水东引”的目的。它纵容了法西斯的扩张,加深了苏联同英、法之间的隔阂,同时又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速了德国的战争步伐。不久,英法自食其果。(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日本一直想做亚洲的领袖,他们很早就有过"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并为此付出了
高昂的代价,该计划出现在
A.1933年
B.1940年
C.1937年
D.1931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40年,日本外相在谈话中第一次使用“大东亚共荣圈”一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下列对它的描述和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的成立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B.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和妥协的产物
C.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D.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14分)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6分)
参考答案: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1分)它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3分)中国人民单独抗击日本侵略军,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2分)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抗意民族解放战争。(1分)它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1分)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敌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的启迪。(1分)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1分)它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2分)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2分)
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侵略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3分)由于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3分)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简答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归纳整理的能力,首先需要明确三国的具体的战争: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抗意民族解放战争、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其次联系已学史实从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考查学生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联系当时代背景,可以从三国的局部战争的孤立地位以及一些大国的纵容政策等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日本投降后,美国针对日本的“大东亚圣战”说,提出了“太平洋战争史观”,以澄清民众对战争的“模糊观念”。“太平洋战争史观”的主要观点圈定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日本对外发动的侵略战争始于九一八事变,经七七事变到最后发动太平洋战争,对外战争是连续性的。⑵日本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在中国。⑶美国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最大贡献”。 ⑷以军部为中心的军国主义是侵略战争的主要责任者,天皇、宫中派(天皇身边的重臣)、财界、舆论界等属于“稳健派”,是军国主义的“对立势力”。 ⑸强调日本帝国主义者“隐瞒了事实”,“欺骗了民众”。
请回答:
①举例说明在“大东亚圣战”中,日本帝国主义者“隐瞒了事实”,“欺骗了民众”。(4分)
②你如何理解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史观”?(11分)
参考答案:①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宣传和报道。(4分)
②“太平洋战争史观”指出日本发动的战争属于侵略战争;中国是最大的战争受害者;突出美国的历史地位和最大贡献,助长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误导了日本国民对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加害责任。“太平洋战争史观”是片面的,不能真正澄清民众的“模糊观念”。(1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