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 ]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A.绘画技法符合人体解剖学原理
B.构图和表达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C.蒙娜丽莎的微笑体现了精确和含蓄的辩证关系
D.绘画成功塑造了佛罗伦萨一位商人妻子的形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答案选D。
点评: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将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是因为两本书都
[? ]
A.用文学打动了人心
B.描写了社会现实生活
C.歌颂人性反对神性
D.批判宗教信仰和迷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一: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条规,不在于本人的善行和所积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1517年10月,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使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的销路大减。
材料二:卡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财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师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卡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请回答:
(1)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它代表当时哪些人的利益?(2分)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卡尔文和路德主张的相同点。(4分)
(3)卡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2分)
(4)卡尔文、路德宗教改革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这里的“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实质:反对封建的天主教会(1分)代表利益:新兴资产阶级(1分)
(2)否定罗马天主教会权威;主张“因信称义”;坚持圣经绝对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4分)
(3)主张建立民主教会;“先定论”(2分)
(4)反对盲从盲信,倡导个性解放(2分)
本题解析:(1)分析材料一,其解释了“因信称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人类的灵魂救赎是自己的事,不必通过教士和赎买代金券。实际是反对天主教会。这样,第二小问也就不难回答。(2)两段材料比较,不难得出答案,可从其反对的共同对象,主要主张等角度解答。(3)此问要联系教材所学,结合材料回答,如:建立民主教会;“先定论”等。(4)解答此问要对两人的主张进行总结概括,同时要联系两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他们都是宗教改革家,都反传统,提倡个性解放。
点评:此题以宗教改革为中心组织材料和问题,考查了学生对宗教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考查了学生对不同的宗教改革家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掌握。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欧洲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复兴。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