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科技发明和文学艺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彰显着它们独特的魅力与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下列三个表格的空白部分。(在答题卡上,按序号顺序回答即可)
表一:(2分)
发明家
| 主要发明
| 发明家
| 主要发明
|
 瓦特(1736—1819)
| ①
|  蔡伦(约50—121)
| ②
|
?
表二:(6分)
文学体裁
| 繁荣时期
| 主?要 原?因
|
诗
| 唐?朝
| ③
|
词
| ④
| 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
小说
| 明清
| ⑤
|
?
表三:(4分)
美术派别
| 产生背景
| 代表作
|
浪漫主义
| ⑥
| 《自由引导人民》
|
⑦
|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日趋尖锐。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现代主义
| 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工业化加 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科技发展拓宽了视野
| ⑧
|
?
(2)综合表二、表三的内容,你能得到哪些规律性的认识?(2分)
2、判断题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谈到“谁是最伟大的人”时说:这个人必须获得上天赋予的天分,并以此照亮人们的心智。政治和军事家奴役生灵,这个人则以真理的力量引领我们的心;他了解宇宙,而不是摧毁宇宙。伏尔泰所推崇的这个人是(?)
A.达尔文
B.拿破仑
C.卢梭
D.牛顿
3、判断题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三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1)从自然科学举两例说明利玛窦的结论。你认为导致了李约瑟先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4分)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3分)
4、判断题 牛顿曾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从与牛顿取得主要成就的关系来看,这里的“巨人”最有可能是
A.伽利略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5、判断题 “理论的威力在于预见。”人们根据牛顿的理论预测并发现的行星是
A.天王星
B.地王星
C.火星
D.海王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