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中情景被称作是20世纪70年代初“两位历史巨人之间的握手”,其中对“握手”原因说法正确的
是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中苏关系恶化的加剧③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⑤中国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数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经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横渡太平洋,从美国驶抵中国通商口岸――-广州,与当地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并于次年5月返抵纽约。这是迄今所知中美两国之间的首次交往。随船而来的萧卫少校曾经有一则这样的手记:“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个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就是1784年8月28日。”
――――根据网站资料整理
材料二?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如以1913年的指数为100’1918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为85.5’法国为29.6’,德国货物几乎完全停止进口。
材料三? 1912年,日本输华物质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海关银,而到了1919年,输华物质总额猛增到24000多万两海关银,美国也从1913年 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000多万两
(1)根据材料一,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最初来到中国时,中国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源何在?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一战期间,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对华采取的经济政策有何特点及其影响?
(3)二战期间,美国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但抗战胜利后,美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结合相关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前景的认识。
参考答案:(1)闭关政策。中国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2)美国乘欧洲国家忙于一战之机扩大对华经济侵略。美、日在花的经济扩张,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对比。
(3)一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他经济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为了控制中国,美国政府权利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人民的内战,从而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反共政权。
(4)中美两国都是世界政治大国,双方经济上有互补性,利益与分歧并存,机遇和困难俱在,仍然是中美关系的前景。(其他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失分较多的是第(2)问和第(4),第(2)问,主要是学生对美国参加一战的目的和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掌握不好,不会灵活运用。第(4)问,对中美关系前景的认识,考查的是学生的组织材料和应变能力,学生普遍答题不理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