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国际贸易成为联系各地区、各国家的重要纽带,并对国家力量的消长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阅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从____地区转移到____地区(填写相应的字母)。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中心转移对荷兰的影响。

材料一 中国在大革命浪潮冲击下,才于1929年争回一部分关税自主权,中国进口税率提高,实际平均税率由1928年前的3.5%——4%增至10%——15%。日本侵略者对此不甘心,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的日货走私进口活动。大批日本不法之徒依仗侵略特权的庇护,收买和勾结中国奸商,将大量日货从东北、华北和华南等地走私进入中国。
(2)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和部分争回的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对此作何反应?中国怎样做才能真正地和完全地实现关税自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

(3)简要描述该统计图所反映的中外贸易状况。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高科技产品能体现国家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资金与技术要素资源相对贫乏,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与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极少。1991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为28.77亿美元,占当年出口的4%.而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则上升到2182.5亿美元,占当年出口的28.67%,并且在2003年超过日本与英国。2004年和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出现顺差,说明我国高技术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
——据唐任伍等《中国经济改革30年》整理
(4)依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国际舆论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指: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C.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D.将上海浦东作为对外开放区
3、判断题 该图是1985年9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题目是“Moving Away from Marx(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这种认识主要源于

A.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
B.站在资本主义立场,带有政治色彩
C.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缺乏本质理解
D.中国开始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判断题 右图邓小平的题词,肯定了

①深圳的发展和经验
②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
③强调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判断题 对城市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B.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进行的
C.1992年党的十二大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D.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