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利用表格材料的形式考查北伐战争的影响。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注意时间信息:1926年6月-1927年6月,由此可以判断题干中现象出现在大革命时期,由此可以直接排除A、C。再由地理范围信息:湖南、湖北、江西三地的农会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可以判断正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结果,且湖南、湖北、江西还是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因此B符合题意,同时排除D项。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图为现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浑仪”。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中,浑仪曾被侵略者掠往海外,1920年才归还。当年这场战乱所造成的恶果是(?)

A.中国的领土所有权进一步沦丧
B.中国完全被西方列强所瓜分
C.中国内地被置于列强军事控制之下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明确“1900年庚子之变”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故选D。A项错误,该条约并未再次割地;B项错误,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C项错误,只是在北京至山海关一线允许列强驻扎。
点评:《辛丑条约》是进入新世纪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条约中有内容规定。惩办参加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大臣,并称为首祸诸臣。这体现了清政府此刻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武昌起义之后,当时革命派内部就纪元问题形成了四种观点,其中占主流的是(?)
A.三民主义第一条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所以要以汉族的先祖黄帝纪元
B.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创立民国,黄帝是古代的专制君主,所以不能以黄帝纪元
C.推翻帝制、创建民国是我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所以要以民国纪元
D.欧美以耶稣纪元,所以民国纪元不利于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更不利于中西沟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的最大局限就是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目标就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南京大屠杀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举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并从斗争结果得出什么启示?(10分)
参考答案: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6分)
启示略,答案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