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段名言感人肺腑,它出自?
A.《苹果车》
B.《母亲》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老人与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下列符合该流派风格的作品是
[? ]
A.人间喜剧

B.西风颂

C.楚辞

D.西游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
B.对资本主义“理想王国”的失望
C.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病开始暴露
D.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意,实际是考查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的社会根源是什么,根据所学,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直接催生的产物。法国大革命给欧洲文化带来了新的思潮,而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病开始暴露,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此时工业革命正在进行,还不能说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充分发展,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的社会根源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把问题放到当时的大背景中考虑。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1.朱光潜(1897—1986年),安徽桐城人,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5—1933年留学英法,其间给上海开明书店《一般》杂志写稿,他写作可能涉及的话题有
①《哈姆霄特》:诗性语言的张扬?②《人间喜剧》:尽释悲悯情怀
③《格尔尼卡》:无理性现实的折射?④塞尚:调色盘上刮起一股现代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为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格尔尼卡而作,应该在1933年以后,所以③排除。其他叙述没错误,在当时都有可能接触到而予以介绍,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