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解放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这主要表现在?
[? ]
A.全国物价得到稳定
B.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C.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D.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到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芡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能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说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3)一致。因为其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指明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必然的,走西方道路行不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A.是恢复民主法制的重要举措
B.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C.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
D.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
A.创办乡镇企业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创办乡镇企业是在农村的改革内容,? B项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不是改革内容,D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在农村实行的改革内容,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8年12月,赫鲁晓夫在同美国参议员汉弗莱谈话时说:“公社制度今天对俄国是不适宜的。无论如何这个词是用错了,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选用了这个词。”“中国人选用了这个词”是由于
[? ]
A.向苏联学习
B.完成“一五计划”
C.犯了“左”倾错误
D.文化大革命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