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对西周王朝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 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 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 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 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题目中涉及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度,根据所学,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和诸侯是君臣关系,也是大小宗的关系,但是周王对各诸侯国没有绝对的控制权,诸侯有很大的权利,所以排除④,选择①②③。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源头 ”才是本题的题眼,“源头 ”当然是很久远的制度了,在本题中只有A.宗法制才能让人产生“家国一体”的观念,同时,也只有A能谈得上是“源头级别”的制度,所以本题答案是A.宗法制。另外,BCD都是有宗法制所衍生的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周朝国君宴请他国使臣时,宴席上的馔品和饮料的种类及摆放的位置都有规矩。宴席结束后,膳夫等人则将没有吃完的牛、羊、豚肉块盛装起来,一起送到来使下榻的宾馆。这些做法表明
A.周王怠慢使臣
B.周朝礼制规范
C.倡导勤俭节约
D.中原文明高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宴席上的馔品和饮料的种类及摆放的位置都有规矩”能够说明周朝的对外交往礼仪规范和井然有序,这是周代礼制的典型表现,西周时期以严格的礼制作为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等级的重要手段,所以B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C周朝送肉是为了体现天子的赏赐和厚待而非倡导勤俭节约,D项显然与题意不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下列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依据所学知识,A项是宗法制的核心,故排除;察举制是一种以品德、才能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是门第、血缘;科举制是一种以考试的方式进行选拔的选官制度。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