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道:“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万~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
[?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平衡现象,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资金
B.缺乏现代化投资方式
C.劳动力主要来源于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
D.技术力量薄弱,设备技术严重依赖进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只有D相符合题干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 ]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产品仅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
(1)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
(2)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
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1)积极方面: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2)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注意不管答哪一问都必须紧扣问题中心,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个方面,洋务运动也不例外。对其两方面的分析要合情合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