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54年英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断然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但事实上这场战争直到1856年才发生。造成英法延迟发动对中国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 ]
A、交涉修约事宜需要时间
B、英法还未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
C、当时英法正在同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
D、英法国内矛盾激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选择的素材应该是(?)
A.黄海海战
B.台湾保卫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号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最后壮烈牺牲,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1年底,英国《泰晤士报》发文称:“即素轻侮中国之法国巴黎朝报亦力言北京政府为世界所恶,而以民军为能尽其国民之天职。”这表明
A.列强欲抛弃清政府以寻找新代理人
B.西方国家对辛亥革命持严守中立态度
C.列强在外交上倾向于支持辛亥革命
D.西方社会舆论对辛亥革命持同情态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所述《泰晤士报》认为“北京政府为世界所恶,而以民军为能尽其国民之天职” 是表明英国的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对辛亥革命的同情,故选D,而社会舆论并不能代表国家或者政府的意志,所以A、B、C均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39年2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关于反对投降主义》的演讲中说:共产党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这是“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毛泽东提出“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道路的主要依据是(?)
A.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致之处
B.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和性质
C.新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的旗帜
D.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需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这是“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再联系抗战时期,可知是指中国革命须先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完成革命任务,然后才能进入社会主义,故选B。A项错误,三民主义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与共产主义不同;C项错误,国民革命是1924至1927年;D项错误,1937年已经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徜徉在中国电影群星璀璨的艺术长廊里,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带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长征》?②《八月一日》?③《战略决战》?④《渡江战役》?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长征》是20世纪30年代,《八月一日》是指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战略决战》是反映第三次国内战中的三大战役,时间是在1948年9月至1949年初,而《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故正确选项为A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