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历史高频试题、高中历史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古代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主要经济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罗马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近代史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两次工业革命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生物进化论 改良蒸汽机 电气技术的应用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政权的对峙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民主义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现代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与量子论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教育事业的发展
选修部分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欧洲的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洛克 卢梭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 大抗议书 内战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法国大革命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宪章运动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抗日战争胜利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非战公约 国际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 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中东战争 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历史杰出人物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东西方的先哲 孔子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亚洲觉醒”的先驱 孙中山 甘地 凯末尔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邓小平 杰出的科学家 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牛顿、爱因斯坦 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人类起源之谜 三星堆遗址 玛雅文明的发现 玛雅文明的历史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 金字塔和拉美西斯二世遗迹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罗马的古建筑遗址群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佛罗伦萨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万里长城 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 昆曲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塞内加尔的戈雷岛 奥斯威辛集中营 其他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11-10 15:19: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判断题  材料二? 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它的意义,绝不只在美国首次获得了世博会的举办权;通过博览会,美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证明它已走出欧洲工业强国的阴影。美国要向世界宣布:一个美国时代即将到来。
——互动百科《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
(1)1876年美国为什么选择了在费城举行世博会?(4分)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和人才等方面说明美国“走出欧洲工业强国的阴影”的原因。(8分)
材料三 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上,当时上海商人徐荣村以特产“荣记湖丝”参展获得金、银两枚奖牌,此君在二十年后赞助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小学童……王韬亲历了1867年巴黎博览会……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民正式参加了这届博览会,并建造国亭,展品仍为中国传统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工艺品,不外是古董、玉器、丝绸、瓷器、苏杭扇笔、宁波木器、笔墨等。作为中国展馆的一部分,中国村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有一座戏院,中国演员在表演京剧;一间佛殿,导游在为人们解释宗教仪式和教义的含义;一间茶室,中国的服务员现场表演茶道。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有一个花园,在那里可以尽情享受东方美食……
——摘自乔兆红《百年演绎: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嬗变》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参加世博会形式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原因:费城是美国《独立宣言》的发源地,美国在宣布独立百年之际在费城举办世博会,意在向世界宣告美国的崛起。(4分)
政治: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经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地理: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远离欧亚大陆少受战争之苦。人才:欧亚移民带来技术与劳动力。(8分)
(2)从民间(或商人及知识分子个人参加)到政府组织(或官商合作)。(2分)
统治者顺应形势采取措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开眼看世界,思想解放运动不断出现。(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资本主义扩张性的具体表现
C.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
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C理解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D理解不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西方列强为主导,而广大亚非拉国家被强迫卷入这一世界市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西方的殖民侵略,因此选D.
点评: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西方的殖民扩张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段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发展。”马克思说的这种情况发生在
A.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欧洲

小题2: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相继发动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都是要
①公开抢掠中国财富?②强迫中国开放口岸
③强迫中国降低关税④划分在华势力范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3:19世纪晚期,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有关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的知识的运用,西方国家的殖民的影响一是给殖民国家带来巨大的财富,同时给被殖民国家带来的是沉重的灾难,但同时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旧的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近代化,第一小题是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所以材料中应该是欧洲的情况。
第二小题是工业革命后,对外的殖民,其目的是掠夺原料,抢占商品销售市场。所以②③正确,①是15-18世纪的目的,④是19世纪末期的。
第三小题是基础知识,19世纪末英国通过殖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出现的商品中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美洲大陆,使欧洲与美洲的联系从无到有,所以原产美洲的玉米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色。欧洲与亚洲很早就有联系,故A、B、D很早就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转移到了
A.红海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大西洋沿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近代中国反侵..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