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庶人非下,侯王非高“的意思就是人人平等,所以选C.人人平等。另外,A.个性解放、B.思想自由、 D.人皆有私是李贽的思想,但材料并没体现ABD的意思。李贽拥有朴素的人人平等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属于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的观点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是道家老子的主张,大意是不崇尚名利,使百姓不为争名夺利而不和;C项是王阳明的思想,大意是认为心是万物本源,理在心中;D项是荀子的思想,大意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B项是王夫之的思想,大意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选项属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B.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孔子思想的理解。A项是错误的;这属于荀子思想。C项是错误的;这是法家思想。D项是庄子的思想。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结合选项分析,只有 D.老子
,属于道家学派。故,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近代中国反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