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国领导人在演讲中呼吁:“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下列对该领导人所在国家及发出这一呼吁背景的推测较为合理的是?
A.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B.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力空前膨胀
C.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增强了军事力量
D.中国――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材料即是这种政策的体现。B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领导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②它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③它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其规模逐渐缩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仅没有解散,而且吸收更多的成员国,北约东扩,因此排除后选C。
点评: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角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所要面对的议题也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网络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了由北约国家、前华约国家、独联体及波罗的海三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案。1997年5月,为把北约与伙伴国的政治军事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加强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国家与伙伴国家外长共同决定成立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2002年11月21日布拉格召开的北约高峰会议,达成了第二波的东扩。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人权论是:“长期以来,不干涉主义一直被视为国际秩序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但不干涉原则必须在一些重要方面加以限定;国家主权并不及人权和防止种族灭绝重要。”克林顿说:“在冷战期间我们试图遏制对自己制度生存的威胁。现在我们试图扩展生活在自由制度下的国家的圈子。”基于这种理论,美英轰炸南联盟、占领伊拉克。其理论和行动的实质是(?)
A.打击恐怖、保障人权英才苑
B.违反和挑战联合国宪章
C.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缔造一个建立在民主和自由市场这两大支柱之上的真正的全球社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所谓的“人权高于主权”论调的评价能力。冷战结束后,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与唯一的军事政治组织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幌子,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A是表象,B是危害,D明显错误。只有C是实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9分)
阅读材料并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几乎被世界“遗忘”的巴以冲突,27日再度以极其血腥的一幕开场。2008年12月27日-29日,以色列战机连续三天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各主要国家均对当前加沙局势表示关切,呼吁有关方面立即停火。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刻结束加沙的暴力局势,并敦促冲突双方解决加沙的严重人道和经济需求问题。中方反对用武力解决争端,呼吁有关方面保持最大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材料二?中国在大多数时间里也基本上是超然物外的;今天更不会卷入美俄全球对抗的明争暗斗。这是由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国历史文
化和现实国家目标决定的,也为现在中国与美俄关系友好的事实所证明。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
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 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材料均来自网络)

材料三?有关欧盟的一组图片

材料四?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因此,他对这样的时代具备哪些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时代以及这样的时代能否得以持续并未展开论述。笔者愿接过哈斯先生的命题,阐述本人的观点。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材料来自网络
(1)材料一体现当今世界形势如何?(1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为什么说“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是错误的?(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欧洲联合的过程。(2分)
(4)依据材料四,简单概述你对“多极合作时代”的理解。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当代世界格局发展的总趋势及其表现。(5分)
参考答案:(9分)
⑴体现当今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但局部地区存在动荡和战争,以色列战机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就是明证。(1分)
⑵因为中国在外交上一直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平相处,坚持和平发展。(2分)
⑶①1951年4月,欧洲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②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③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欧盟。④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至少要答出三个重要的知识点)(2分)
⑷理解:联合.对话.合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为实现多极合作的目标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大环境;美
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为了各自国家的发展进一步合作。(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总趋势:自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已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表现:①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②从近期看:“一超多强”的局面将继续下去。③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不
仅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有考生自己的观点。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19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标志是什么?(2分)中国在50年代的国际舞台上先后参加了哪两项重大的外交实践活动?(4分)
(2)分析导致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分)而中国外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3分)
(3)试结合中国在参加当今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表现,谈谈中国外交对国际社会起到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标志: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外交实践活动: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6分)
(2)因素主要有: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日本成为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等。(任答3点即得6分)我国七十年代外交获得了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3分)
(3)活动: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维和、裁军等;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重视发展与欧盟、东盟的关系等。作用:中国的上述活动,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4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察了战后初期世界格局和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即可;第(2)问,联系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即可,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日本成为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等;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主要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第(3)问,结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成就来回答,注意题干中的要求参加当今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表现,主要涉及的是政治方面。
点评: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经历了如下的过程: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①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世界,把苏联看作称霸的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②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即多极化趋趋势,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重要的力量有: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新中国日益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的崛起。③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急剧转换,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