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卓别林导演的《摩登时代》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查理这个普普通通的工厂工人在节奏异常紧张的流水线上疯狂工作,甚至为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资本家发明了吃饭机器,一边吃饭一边工作。毫无间歇的劳作终于让他发了疯,一见到圆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用扳子上紧。主人公竟然想要在人的鼻子、钮扣上拧紧螺母。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悲惨处境
B.鞭挞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C.折射出工业革命对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转变产生的重大影响
D.揭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信息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很重,工人的劳动强度很高,以至于出现精神恍惚的情况。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悲惨处境,鞭挞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折射出工业革命对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转变产生的重大影响。因此ABC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故选D,资本原始积累是在工业革命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汽车的发明
C.蒸汽机和轮船的发明
D.电报电话的发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
D.“海上马车夫”的航海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 (15分)?
材料一?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三?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材料四?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zi:计算)。”
材料五?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竞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和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6分)
(2)郑和下西洋早于新航路开辟,但没有完成“会合世界”的任务,后来此类航海壮举明朝再也没有发生过,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假如可以让你选择,你愿意自己是中国的郑和,还是西方远航者呢?为什么(选择其一,能自圆其说就可。 )(5分)
参考答案:(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产生。
社会原因:西欧各国为获得价廉物美的东方商品,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直接原因:土耳其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
(2)原因: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不计效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缺乏生命力;
明政府后来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3)(选择其一,能自圆其说就可。 )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逐渐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其中,受亚当·斯密的影响而实行的政策是 ( )。
A.进行民主化改革
B.自由贸易的国策
C.进行法制化建设
D.推行“炮舰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系统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英国议会受其影响于1852年声明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