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开展海外活动更加便利,主要是因为
[? ]
A、传统工业发展
B、政府政策开明
C、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线上
D、圈地运动合法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请回答:哥伦布说“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实际是哪里?(2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的影响。(4分)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大跨越。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部门突破?(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4分)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各自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3)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开始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30年来引领中国人民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三个历史节奏。(6分)
参考答案:
(1)美洲。(2分)
对欧洲的影响: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业;(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4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密切世界的经济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6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从1492年起,哥伦布先后三次远航,横跨大西洋,到达西印度群岛等地,哥伦布说“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后来被证实这是美洲大陆。第二小问从近代化史观和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评述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2)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联系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飞机成为人类的重要交通工具。第三小问依据教材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开始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点评:近现代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错失四次机遇,现在奋起直追:
1.第一次:近代前夜,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主要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清王朝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2.第二次:清朝晚期,错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转移的机遇。主要原因: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第三次: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初期,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步的机遇。主要原因:内战的影响;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政权的敌视;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4.第四次:1957~1976年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遇。主要原因:党的“左”倾错误,导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5.现在(改革开放时期):奋起直追,全面融入。(1)主要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政府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推动。
(2)引领中国人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三大决策: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出外打工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后,早期的西方殖民国家开始了黑色的“三角贸易”,从事贩卖黑人奴隶。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为19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工业革命引起世界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B.各地城市人口的差距,反映出表中欧美国家已实现了工业化
C.世界各地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D.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表格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及表格可知,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B不合题意,表格只是反映的人口的变化,并不能体现是否实现工业化 的问题;表格中的数据看,欧美国家城市化进程快,亚洲落后国家进程较慢,呈现不平衡的特点,故C亦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在国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请判断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 ]
A.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