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B.“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C.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时间
| 姓?名
| 介绍(负责事项、主要思想等)
|
19世 纪60年 代
| 周馥、凌焕等
| 起草奏章函牍、收发文件、保管等事物
|
丁日昌
| 洋务干将,曾任江南制造总局督办
|
钱鼎铭、王大经等
| 主持淮军粮饷、军饷转运;掌管厘捐等
|
冯桂芬?
| 维新思想家,首倡“中体西用”
|
王凯泰、陈鼐、张佩纶
| 淮军军营务处,高级参谋
|
刘瑞芬、刘含芬兄弟
| 负责购买和管理淮军军械
|
19世 纪70年 代 后
| 华蘅芳、徐寿
| 著名数学家、化学家,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处
|
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
| 早期维新思想家(起草奏章,处理公务、管理企业)
|
唐廷枢、盛宣怀、徐润等
| 中国首批资产阶级,创办、管理民用企业
|
严复
|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天津水师学堂会办
|
式百龄(德)、汉纳根(德)等
| 北洋海军总教习
|
伍廷芳
| 商讨对外政策,处理涉外事务
|
丁家立(美)
| 家庭教师,曾任美驻华外交官和北洋大学总教习
|
?
注:清代幕府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幕僚,古代为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
——整理自《李鸿章幕府的形成及其主要特色》欧阳跃峰《安徽史学》2011年第3期
⑴从表格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来印证你从现行教材中所学的相关知识?(6分)
⑵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李鸿章的幕府?(6分)
参考答案:⑴可以印证:李鸿章组织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企业;
李鸿章创办民用企业;李鸿章提倡“中体西用”;李鸿章建立北洋海军;李鸿章从事多项外交事务等等。(6分)
⑵看待: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主要任用了一批幕僚,帮助他组建、管理、维持淮军,镇压太平天国等军事事务为主,这些幕僚以旧式人才为主,当然也有早期的维新思想家;19世纪70年代以后,李鸿章任用的一批幕僚,有科学家、思想家、外国专家、民族资产阶级、外交人才等等,帮助处理洋务、外交为主。由此可见,甲午战争前,李鸿章幕府中汇集着一批国内最先进的人才,堪称是中国当时独一无二的近代人才
库。从中,也反映出李鸿章的眼光与才识,特别是他还聘请了洋人做家庭教师来教习子侄,学习英文,在当时也是非常新潮的。李鸿章幕府的人才结构各有专才、物尽其用,清晰地反映出了他实干的作风。能够聚集如此庞大有力的幕府资源本身说明了李鸿章的才能和个人取向。反过来,这些人的知识构成和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也大大影响了李鸿章的个人境界。(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发展主要表现为轻工业方面 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本 ④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材料内容中的“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这些词语,它表明备选答案应该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是学习技术的阶段,所以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