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下图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批判了封建等级制度
B.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崇尚
C.反映了现实的黑暗生活
D.体现了神圣的宗教色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种主张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C.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安提丰认为:“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与智者学派的观点——“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约束力是相对的”相一致,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
参考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2分)
“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2分)
(2)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2分)
思想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启蒙作用(2分)
(3)主要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1分)
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绝对效忠天皇的民族精神。(1分)
(其它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
(4)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即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2分)
(其它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
本题解析:(1)克里米亚战争是发生于1853年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所以“西方脚步”代表的是先进工业文明,“旧制度”指俄国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2)注意题干中指出的特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所以解答此题要从戊戌变法中找出其体现现代化的内容进行评述,如:提倡君主立宪,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表现。(3)题干重点强调日本明治维新特点是“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联系所学史实,如:武士道精神、天皇的较大权力等。
点评:此题材料分别阐述了沙俄落后制度的失败、中国戊戌变法的先进之处、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等,基于此考查学生对近代改革潮流中各国改革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客观评述这些改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即可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这句话从本质上
[? ]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