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世界的共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2:?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3: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方文化启蒙之浅析》
(1)据材料1,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
(2)列举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从现代民主政治角度分析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
?
(4)材料3中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
(5)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启蒙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
?
参考答案:(1)态度: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
(3)蓝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贡献:欧洲启蒙运动直接促进和指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及法国大革命;这两次革命把从英国正式开始的现代民主政治推广开来,并使现代民主政治基本形态最终形成。?
(4)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
(5)解放人类思想,推动社会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了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禁欲主义思想
D.浪漫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和C选项属于中世纪的思想。D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思想。B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而拉斐尔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画家,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正确答案是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的历史现象是
[? ]
A.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
B.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2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
图2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 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平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3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1)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诸如《维纳斯》雕塑这样的杰出艺术作品的原因。(6分)
(2)从图2到图3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材料二:当钱投入钱柜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3)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2分)
材料三: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
(4)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三人各自的主张。(6分)
(5)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启蒙运动在核心思想、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超越文艺复兴运动的?(6分)并简要分析能够超越的根本原因。(1分)
参考答案:
⑴思想:古希腊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 (或古希腊对人的重视);政治: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经济:工商业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前提。(6分)
⑵变化:从服从宗教神学到提倡人文主义。(1分)
⑶反对兜售赎罪券;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2分)
(4)主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制约、平衡。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政治(或:开明君主制)。卢梭:社会契约、主权在民、创立民主共和国。(6分)
(5)核心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以理性主义思想为核心,追求人的解放。(2分)批判对象:更加公开、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2分)政治追求:追求自由、平等,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2分)
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分)
本题解析:(1)考查古代希腊取得辉煌文明成就的原因。依据所学知主要是由古希腊在政治上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经济上工商业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前提以及思想上人文主义精神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2)图2是中世纪宗教题材绘画,画中人物面无表情装束很严谨,体现了宗教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图3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无论是装束还是人物表情都突破了中世纪的拘谨,因而体现出当时欧洲社会思潮领域发生了服从宗教神学到提倡人文主义。
(3)依据材料二“当钱投入钱柜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并依据所学知“九十五条论纲”的主要内容为:反对兜售赎罪券;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4)依据材料和所学可概括三人的主张分别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制约、平衡。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政治(或:开明君主制)。卢梭:社会契约、主权在民、创立民主共和国。
(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他们的核心思想为以理性主义思想为核心,追求人的解放。批评的对象为天主教会,并进一步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政治追求上不单是批判封建专制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理性王国的设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1分)其核心是什么?(1分)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2分)
(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2分)
(4)材料四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2分)当时欧洲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1)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2分)
(2)文艺复兴运动;(1分)人文主义;(1分)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2分)。
(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2分)
(4)自由是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和抛弃,并以法律保障(2分)。理性(1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普罗泰格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提出了早期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的权威。
(2)结合所学,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对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3)结合所学,马丁.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代表,主张因信称义: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这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4)根据题干“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获取信息,自由是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和抛弃,并以法律保障。结合所学,卢梭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其核心:理性,即主张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
点评:材料型试题的答题步骤:步骤一,审问题。一般材料型的问答题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三种提示语:第一种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就是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进行,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种提示是“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和所学知识。第三种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步骤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过程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省略号。步骤三,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时间。一般会在材料的开头和最后有提示。步骤四,关注每段(种)材料。试卷所给每段(种)材料都是有用的。步骤五,作答过程: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材料(照抄材料是很多同学经常犯的错误);要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提炼;要正确使用历史名词和学科术语;看分答题;多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