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2、判断题 (18分)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阶段经济全球化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不同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方式。(2分)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在全球的经济扩张方式有何不同?(4分)
材料三?漫画:当今全球化—输家与赢家(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呼声)

(3)有人认为全球化进程中赢家永远是赢家,也有人认为输家可以成为赢家;你赞成哪种观点,说明理由。(6分)
材料四?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近现代中国曾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中国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即在最近30年的全球化浪潮中,现代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取得了重大成就。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现代中国是如何抓住机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4分)
(5)综上所述,假如你是一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领导人,请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分)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被称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甚至有“一切源于世博会”的说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既是对当今全球城市发展所遭遇共同问题的探讨,也是破解当今中国城市化难题的一次全球碰撞。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以“城市”为主题还是第一次。
材料一? 1851年5月,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内,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在一幢被称为“水晶宫”的宏伟玻璃建筑内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万人在这里流连忘返,世界博览会由此诞生。1853年纽约世博会,附有安全装置的电梯首次亮相,并从此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上,贝尔发明的 “电话机”被认为是“最值得惊异的东西”,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也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但最引人瞩目的展品是一台重56吨的蒸汽机。1889年法国巴黎举办世博会,该届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是埃菲尔铁塔。
——摘编自世博网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上分析19世纪50年代,英国举办首届世博会的条件有哪些?
材料二? 1851年春天,在上海的广东商人徐荣村偶然获悉了英国即将举办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的消息,他立即将自己所经营的 “荣记湖丝”打上12包,装船运往英国,湖丝在伦敦世博会上获了金奖,为中国在世博会的历史破题……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民正式参加,并建造国亭,展品仍为中国传统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工艺品,不外是古董、玉器、丝绸、瓷器、苏杭扇笔、宁波木器、笔墨等。作为中国展馆的一部分,中国村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有一座戏院,中国演员在表演京剧;一间佛殿,导游在为人们解释宗教仪式和教义的含义;一间茶室,中国的服务员现场表演茶道。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有一个花园,在那里可以尽情享受东方美食……早在1893年,郑观应就第一次将强国富民的世博梦,寄予给了上海。郑观应认为: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
——摘编自乔兆红《百年演绎: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嬗变》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外展览品的不同点及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2010年4月13日上午,上海来源:91考试网世博会的钧瓷礼品启运仪式在河南博物院举行,365件钧瓷珍品《瑞泽四海》——“世博鼎”“世博簋”,带着河南人民的祝福,从郑州启程前往上海。
——摘自《大河报》
(3)钧瓷在北宋时期最有可能产于哪种手工业?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形态还有哪几种?
材料四?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辟为通商口岸后,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上海为例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5)郑观应在19世纪90年代就将中国的世博梦寄予上海。请结合改革开放后的史实分析郑观应这一“寄予”如今变成现实的主要原因。
4、判断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B.使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C.使非洲和拉美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D.使英美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最主要的矛盾
5、判断题 很多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