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
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 ?救亡、革新与革命是近代中国三大急迫而突出的课题,救亡与革新曾激扬起历史的波涛,而启蒙之激发理性,启迪民智,反对迷信,反对愚昧,改造几千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变革与革命的前提。
——马洪林《戊戌维新的历史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钱穆认为康有为的认识不足之处是什么?(5分)
(2)材料二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按照这一视角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2分)
2、判断题 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A.《孔子改制考》
B.《变法通议》
C.《日本变政考》
D.《应招统筹全局折》
3、判断题 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吻合的是
A.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
C.形成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
4、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泰西方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分立然后事体具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待,人无固态,奸生心。陈涉踔耕于陇上……伏莽便于山泽,教民便于服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以至中国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2分)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怎样的态度?
(2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戊戌变法的根本缺陷。(3分)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5、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维新变法法令措施的是
A.鼓励私人办学
B.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
C.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D.行宪法,大开国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