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会门下。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这些与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制度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分别指出其政体的性质。(4分)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图的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6分)
(3)材料一和材料四的国家分别采取哪些重要措施来保障公民可以参政议政的?(6分)
(4)材料一宣称其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奴隶制公民民主(制),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制)。(4分)
(2)同: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部门的事权有一定分工。(2分)
异:材料二君权至高无上,个人独裁专制;材料三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民主政治。(4分)
(3)材料一的措施: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津贴制度等(3分)。材料四的措施: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4)材料一是奴隶制公民民主,其公民只占总人口的极少部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均没有公民权,所以不是多数人的民主,而是少数人的民主。(4分)
本题解析:第(1)问是对古代雅典、中国古代唐朝、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的考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解答时要注意二者的共性,即中央集权,而且中央内部有权力的分工,分析不同点时要注意其实质,一为专制政体,一为民主政体;第(3)问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自设立的能保障民主的政治制度,对雅典来说,着重指通过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来保障民主的实施,对中国来说,着重指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保障民主的实施;第(4)问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姝局限性,即雅典的民主政治只是奴隶制公民民主,其公民只占总人口的极少部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均没有公民权,所以能够判断其观点是错误的。
点评:对于政治文明史,高考考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如三省六部制,君主立宪制等;(2)从纵向上看,高考试题着眼于某一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如2011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考查。(3)从横向上,考查的重点在同时期中西方不同政体的比较,如雅典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建立原因、内容、影响方面的不同;近代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确立的不同政体比较。(4)把政治文明与物质(经济)文明、精神(思想文化)文明相联系考查历史阶段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2分)近年,“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成为国内外学界、政界热议的课题之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独裁。这一说法,用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有人说:“……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经验与启示述评》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独裁”的观点。“政府由一个皇帝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什么深远影响?(4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3分)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的框架是什么?“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说明了什么?(5分)
参考答案: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影响:形成了极端君主专制,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4分)
不同意。(1分)
理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2分)
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4分)
说明:民主政治要注重民生和符合国情(或者既要从历史传统中继承合理的成分,也要借鉴西方民主制度的优秀部分)。(1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政府由一个皇帝独裁”的观点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来分析,可得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第二小问影响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来分析,可概括出形成了极端君主专制,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民主制度的一些原则曾给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极大的借鉴,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因此不同意题干观点,理由可结合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史实及其意义来说明,如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3)第一小问“特殊的民主”方式的框架依据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来分析,可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第二小问“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说明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符合国情,既要从历史传统中继承合理的成分,也要借鉴西方民主制度的优秀部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军机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三大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7世纪西方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一要注意时间17世纪,二要注意材料的含义材料说明中国有一种制度废除了世袭权力,注重个人才能,这是一种民主和平等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一种地方政治制度,不属于录用人才的制度,察举制是汉代一种由地方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人才向上级或中央上报的人才录用制度,不带有民主性,科举制是政府通过科举考试录用人才的制度,体现了公平原则。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应该是
A.内阁
B.中书省
C.六部
D.军机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本题A、B、C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