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戴震(1724—1777年):“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该材料:?、①反①映了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②批判了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
③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
④所呈现的思想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的意思是尊者和长者大都是以理作为教训地位卑微的人和年幼的人,即使是错误的,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地位低下的人即使是正确的观点,但是因为不符合理得要求,也被认为是叛逆,会受到惩罚。这反映了理学对人性的压制,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体现了追求自由的观点,所呈现的思想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因此①③④均是符合材料的。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表明该思想家(? )
反对君主专制?B、倡导经世致用?C、具有唯物思想?D 、批判道学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为天下万民服务而并非为君主实现其专制统治服务,出自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反映出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思想,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古代晚期思想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如黄宗羲的“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这一观点体现了 ( )
A.变集权为分权,变专制为自制
B.主张治天下皆决于学校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工商皆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四个选项都符合历史潮流,也都是黄宗羲的观点,但是A、B、D三项与“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的信息不符。材料体现了平等的思想,只有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不包括
[? ]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提倡“法制”,反对“人治”
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表明该思想家
[? ]
A、反对君主专制
B、倡导经世致用
C、具有唯物思想
D、批判道学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