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华裔历史学家徐中约写道:“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是中西文化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处。”以下思想解放运动中不能体现中西文化和平共处的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康梁的维新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冲击、适应与和平共处,只有新文化运动在传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过程中抨击儒家思想,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不能和平共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著名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澜。”文中“巨大的波澜”当指:
[? ]
A.清末新政?
B.二次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
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D.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拯救中国的思想武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和C项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他们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影响,联系史实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了指导作用,成为拯救中国的思想武器。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型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要”、“主要”、“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解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摧毁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③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④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并没有得以彻底摧毁封建思想,因此排除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18年《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的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该文针对的是?
[? ]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变革思潮
C.全盘西化思潮?
D.民主主义思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