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4分)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紧迫感,积极投入改造中国社会的探索与实践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之所谓共和,所谓立宪者,乃少数政党之主张,多数国民不见有若何切身利害之感而有所取舍也。盖多数人之觉悟,少数人可为先导,而不可为代庖。共和立宪之大业,少数人可主张,而未可实现。……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吾人果欲於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於伦理上保守纲常阶段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
【材料二】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但是现在人的思想,都不是这样,他们总觉得做工的人最无用,最下贱;反是那不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二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改良,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我们中国的劳动运动,还没有萌芽,第一步觉悟还没有,怎说得到第二步呢?不过我望我们国里底做工的人.一方面要晓得做工的人觉悟确有第二步境界,就是眼前办不到.也不妨作此想;一方面要晓得劳动运动才萌芽的时候,不要以为第一步不满意,便不去运动。
——陈独秀《劳动者底觉悟》(1920年5月1日)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共和立宪思想在中国的实践。据材料一,说明在近代中国共和立宪未能救国的原因,基于这一结果,陈独秀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为此掀起了哪一思想运动?(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思想产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3)从陈独秀的心路历程,说明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分)
2、判断题 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3、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所宣传的“民主”包括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 √]
4、判断题 五四运动后?,在中国思想界形成的巨大潮流是
[? ]
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
C.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
5、判断题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1917年2月)一文中,一方面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一方面又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 其 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材料表明李大钊 (?)
A.彻底否定孔子学说的历史地位
B.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需要
C.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D.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