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记载: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人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日本通过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战争的影响是( )
A.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
B.促使美国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全球战略重点转移
C.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D.政治力量消长破坏雅尔塔体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可知朝鲜战争促使美国战略重点转移,故B项为最佳选项;材料中“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人与西方决裂的道路”只是表明这场战争使中国更加彻底的倒向苏联,并不足以说明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故A项不正确;朝鲜战争并没有使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也没有改变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故C、D两项观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期)美国认为,“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会是整个亚洲的关键”。 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在为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所准备的文件中说:“我们建议由我国负起领导责任,帮助中国发展一个强大的、稳固的和统一的政府,以便它可以成为远东的主要稳定因素”;“它必定会成为抑制日本、排斥老殖民主义势力和遏制苏联向亚太地区扩张的有力因素”。 美国支出几十亿美元和派出大批军事顾问帮助国民党打内战。
——郭新昶《美国西太平洋地区战略透视》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二战后期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主要内容。(4分)
材料二? 1951年9月8日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约》签订,并单独与日本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使日本实际上摆脱了被占领状态,同时决定美军长期驻扎日本,日本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日美最终以结盟的方式结束了占领,由敌国变成了盟国。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条约,把日本拉入美国阵营,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条约体系,即人们通常所称的“旧金山体制”,日本在形式上恢复了主权。
——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出台的影响。(6分)
材料三?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冷战结束后,美国并未因为苏联的解体而解散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更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
——范丽萍 《冷战初期美国建立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原因探析》
(3)根据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8分)
参考答案:
(1)①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②压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③排斥欧洲老牌殖民势力;④阻止苏联。
(2)影响:①使日本成为一个主权国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美日逐渐结成军事同盟;②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③加剧了亚太地区的局势紧张
(3)①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成为日本今日军国主义复活的历史渊源;②对日本的扶植政策,助推了日本的崛起;③直接插手朝鲜战争,造成朝鲜半岛分裂至今;④插手中国台湾问题,成为台海两岸局势不稳的因素。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依据材料中“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它必定会成为抑制日本、排斥老殖民主义势力和遏制苏联向亚太地区扩张的有力因素”可归纳出美国西太平洋的战略是: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政府、压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排斥欧洲老牌殖民势力、阻止苏联。
(2)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结合材料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使日本实际上摆脱了被占领状态,同时决定美军长期驻扎日本,日本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并结合所学可知《旧金山和约》出台的影响是:使日本成为一个主权国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美日逐渐结成军事同盟;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加剧了亚太地区的局势紧张。
(3)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二战结束后,美国扶持日本使得的日本迅速的崛起,今年来美国进一步纵容日本的军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导致朝鲜半岛分裂,插手中国台湾事务等等都造成了亚洲地区的紧张和动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苏东剧变表明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挫折,但它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等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既是苏联创始国,又是独联体倡议国的国家有( )?
①俄罗斯 ②格鲁吉亚 ③乌克兰 ④白俄罗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独联体的倡议国是①③④,苏联的创始国除①③④外还有外高加索。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初期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

图1 巨人中国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中国印象

图2?瓜分中国
材料三?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的中国印象

图3 Dragon (中国龙)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初期西方人把中国称为“巨人中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对此,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应对,各种救国活动先后展开。若你要了解其中的某一活动,可以查阅当时哪一历史文献?请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事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反映了部分西方人的印象,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试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这种观点正确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清朝前期,君主专制加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综合国力强大;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人缺乏对中国的了解。
(2)现象:遭受列强瓜分,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举例说明: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查阅《孔子改制考》。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查阅《民报》。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查阅《新青年》。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查阅《每周评论》等。
(3)原因: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形成了意识形态的矛盾;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上升;经济全球化,中美经济联系加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发生金融危机。
(4)错误。美国是当今资本主义头号经济强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是部分西方人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体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次演说中谈到“世界上有许多人确实不懂,或者说他们不明白什么是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的根本分歧。让他们来柏林吧。……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关于演说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演说中的墙是指修建于1961年的柏林墙? B.演说反映了当时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对抗 C.演说中的墙成为美苏冷战的标志? D.演说中的墙于1991年被拆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