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林则徐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
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 、看到了鸦片的危害
C、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D、领导了禁烟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异很大,其关键原因在于(?)
A.民众觉醒程度和群众基础不同
B.清政府腐朽暴露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和方式不同
D.民族危机程度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戊戌变法是清政府内部的爱国救亡运动,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主导,当时人民群众并没有认识到国家危难的真正原因,并且规模影响也有一定局限,而五四运动是广大爱国青年主导的爱国救亡运动,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人民群众已经深刻觉醒,要爱过就往,所以规模和影响都很深远,综上所述,A项正确,而BCD项并不是关键所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最重要的新现象是:
A.反对封建纲常
B.提倡“经世致用”
C.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
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新思想萌发的理解能力。反对封建纲常、提倡“经世致用”、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是“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的思想基础。“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是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具体表现。对此教材P29页有明确表述.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在其规章中规定:“……五经四子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万古而常新,又如布帛菽粟不可一日离,学者果能切实敦行,国家何患无人才,何患不治平。”这从根本上说明
A.封建伦理纲常的重要性
B.清政府坚持“中体西用”
C.维新派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D.京师大学堂对封建教育体制的冲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期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仍坚持封建的伦理纲常。这从本质上说明了戊戌变法的不彻底性,不敢彻底与封建势力决裂。故选C。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封建论理的重要性,而是说维新派的保守性;B项错误,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D项错误,京师大学堂的建立确实强有力的冲击了传统的教育,但是材料中主要是说的京师大学堂的落后因素。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背景。维新变法是在外国列强侵略不断的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的。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但是变法并不彻底,从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和指导思想就可以看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