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为了克服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D.在2008年总统选举活动中,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以前我们称之为“司母戊鼎”。后来一些专家根据大量甲骨文解读,认为商代的字体比较自由,正写反写都可以。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展牌把“司(si)母戊鼎”改名“后(hou)母戊鼎”,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种修改反映出
[? ]
A.史料解读的多样性
B.分封制与礼制的结合
C.甲骨文金文的矛盾
D.一手史料可信度有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和历史评价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自《孟子·尽心上》)……“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摘自《孟子·离娄上》) ①,意思是他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②。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③。
问题:
(1)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____。属于史料的是____。属于历史评价的是____。
(2)在史学研究中,通常会接触到考古文物、官修史书、民间记载(野史)、专家著作、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许多材料。你对上述各种材料的可信度及使用上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孟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②。属于史料的是①。属于历史评价的是③。
(2)在这几种类型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考古文物和官修史书(所谓正史);民间记载(所谓野史)和专家著作的可信度较高;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等材料可信度不高。看法:使用时要慎重并加以区分。
(3)政治上社会大变革(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文化上环境宽松,出现百家争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