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败。直到今天,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 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请回答:(1)请举一二例“优良的政治制度”,并说明它们是怎样“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的?(6分)
(2)概要指出所举政治制度中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内容,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1)(6分)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和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完善。
或:巩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在古代的中国“优良的政治制度”当然是很多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个“优良的政治制度”必须“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有关的。可以举例为: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还可以举例为: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从而也就确保了“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
(2)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内容一定要注意必须从第一问中所列举的政治制度出发来展开论述。例如,郡县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而中央集权制度则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和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完善。再例如,三省六部制度确立于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度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能提高行政效率,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或:巩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州官”,其最早的职能是
[? ]
A、管理地方行政
B、代表中央巡察地方
C、管理地方军事
D、代表中央节制地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
A.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B.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C.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D.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
A.察举制度创立
B.九品中正制创立
C.科举制度创立
D.八股取士制度创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①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因此选C。
点评: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爵位—军功—才能—品第—才能—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 2.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 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不同时代不同选官制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这是高考的冷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