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过程中,相关的重大科技发明有
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②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③长距离?输电技术的成熟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上古时期,许多文明古国基本上独立取得自己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是其中的一个中心。中古时期,巴比伦、埃及、希腊等国衰落,只有中国仍居世界前列,除了蚕桑、茶等农业技术、冶铁术、造纸术、造船、瓷器、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拱桥、针灸等外,远远比西方国家先进的成就还有:指南车、记里鼓车、水碓磨、龙骨车、石碾、风箱、独轮车、马颈套、弓弩、天然气井等。中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向东、向南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和印度等国;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且扩散到欧洲,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材料二?正如艾赛亚?柏林所说的:“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材料三?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说: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错失三次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年至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年至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美差距100年》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
| 重大成就
| 作用和意义
|
1961年
| 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 我国成为能制造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
1964年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
|
1970年
|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
1965年
|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
1974年
|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
——整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4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牛顿的原理和方法”指的是什么?说明牛顿的成就对思想界如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科技自身特点和思想文化背景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错失三次历史性机遇”中错失前两次机遇的原因。(4分)
(4)材料三认为中国“1957年至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这与材料四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相矛盾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5分)
参考答案:
(1)(4分)(答到有效4点即得4分)独立取得;世界前列;领域众多,尤其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成就多;注重实用与经验;不断传播并影响到世界各地。
(2)(4分)原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1分)方法: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1分)影响:打破教会的思想禁锢;启迪了以“理性和科学”为纲领的启蒙运动。(2分)
(3)(4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注重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缺乏深层次规律性探究;(2分)文化上是儒学(理学)主导思想界,重人伦,轻科学,重科举,影响了科技发展的动力。(2分)
(4)(5分)不矛盾。(1分)由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文革”动乱,我国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2分)但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卓绝努力,独立自主地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2分)
本题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许多文明古国基本上独立取得自己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是其中的一个中心”、“中国仍居世界前列”、“除了蚕桑、茶等农业技术、冶铁术、造纸术、造船、瓷器、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拱桥、针灸等外,远远比西方国家先进的成就还有:指南车、记里鼓车、水碓磨、龙骨车、石碾、风箱、独轮车、马颈套、弓弩、天然气井等”、“向东、向南传播”、“向西传播”、“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等信息可以得出其特点,写出4点即可。
(2)原理:结合所学应该知道,实际就是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即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方法:即牛顿开创的研究方法,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之上,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打破教会的思想禁锢,把上帝从无生命的领域赶了出去,同时结合材料二它还为启蒙运动提供方法和借鉴。
(3)原因:题目要求从中国古代科技自身特点和思想文化背景角度来寻找原因,所以从材料一中体现的中国古代科技自身的特点,注重生产或生活实践与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但是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是原因之一;结合中国思想文化背景考虑的话,应该考虑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重人文,轻科学,重科举,轻技术,影响了科技发展的动力。
(4)材料三认为中国“1957年至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而材料四却列举了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取得了不少成就,两者看上去矛盾,实际上需要考虑的是我们如果不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应该是主动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的,但是当时我们处在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都对立的相对封闭状态下,独立研究取得的结果,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下列科技成就给宗教神学以致命打击的有
①哥白尼的日心说 ②牛顿的经典力学 ③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④爱迪生发明电灯泡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古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成就都取得重大突破是在
A.战国时期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使用彩色套印技术,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因此选C。
点评:用表格法归纳四大发明
项目
出现
成熟
应用
传播
造纸术
西汉(甘肃省放马滩纸为证明)
东汉蔡伦的“蔡侯纸”
中国传统的造纸工业
唐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北非,欧洲殖民者传入世界其它地方
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欧洲人的“活字印刷机”
经书、书籍读本、纺织品花纹印刷
宋元时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北非,欧洲殖民者传入世界其它地方
火药
古代炼丹中出现
唐朝时用于军事,火药武器的出现
广泛应用于军事,热兵器时代开端
宋元时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北非,欧洲殖民者传入世界其它地方
指南针
战国时的磁石指南
宋朝时用“磁针指南”,制成指南针
应用于航海
宋元时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北非,欧洲殖民者传入世界其它地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科学家发表这样的观点:“......任何光线在静止的坐标系中都是以确定的速度c运动着,不管这道光线是由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发射出来的。”这位科学家最有可能是
A.爱因斯坦
B.牛顿
C.伽利略
D.普朗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注意提取信息题中的信息,根据所说可知题中的理论是光速不变理论,而提出这个理论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