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 ]
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
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
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思想家谭嗣同评论说:“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意指秦朝对后世的影响是
A.秦的暴政成后世统治者警示
B.秦朝确立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格局和运作模式
C.秦朝郡县制影响中国两千年
D.清朝君主专制和秦朝本质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基本为后世所沿用,如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等。故应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知识分子论》中说:“‘圣君贤相’互相制衡的局面在历史上实在少见,也许只有史家绝称的‘贞观之治’勉强可以接近这种思想。”这种相互制衡的制度是 ( )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六部制
D.三权分立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官制;C不对,内阁六部制是在明朝;D.三权分立制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央官制;贞观之治是在唐太宗时期,因此B符合题意。
点评:隋唐加强皇权的措施——三省六部制
(1)起源: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职权:①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起草诏令)、审议和执行;②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③尚书省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作用:
①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专制。
③它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8分)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自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秦统一全国为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相”是中央政府机关的首脑。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钱穆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而宋代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 也。”
材料三: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皇帝一个人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和秦朝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并说明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与西周的相比最主要的差别。(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和唐、宋两朝皇帝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概括历代封建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8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并分析“政府由皇帝一个人来独裁”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1)制度:西周是分封制;秦朝是郡县制。(2分)差别: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2分)
(2)措施: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中朝”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朝”;(2分)唐代中央设“三省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散相权;(2分)宋朝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其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或设二府三司),进一步分割相权。(2分)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2分,任答一点即可)
(3)观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是开明君主专制,但明清是君主独裁政治。(2分)消极影响: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逐步在世界上落伍了;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2分,任答一点即可)
(4)特点: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权。虽有法律,但人治高于法治。政治机构设置具有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保留宗法制残余,父权观念渗入政治制度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政治制度源远流长,从未中断。(2分,任答一点即可)
本题解析:(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对比。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和秦朝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即是西周是分封制;秦朝是郡县制。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与西周的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西周容易导致地方割据,而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君权与相权这一对矛盾各个王朝是怎么解决的。即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中朝”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唐代中央设“三省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散相权;宋朝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其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或设二府三司),进一步分割相权。历代封建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是分散权力;权力制衡。
(3)由材料“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皇帝一个人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是开明君主专制,但明清是君主独裁政治。消极影响: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逐步在世界上落伍了;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4)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核心。即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权。虽有法律,但人治高于法治。政治机构设置具有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保留宗法制残余,父权观念渗入政治制度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政治制度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