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③强化文人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判断题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与宋代哪一国策有密切关联?
[? ]
A.创设科举?
B.印刷技术改进
C.重文轻武?
D.鼓励海外贸易
3、判断题 (山东省聊城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史载:“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
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成王弟叔虞于晋,
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当时山东、山西是主要农业区)。由此
可见?
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②亲族封地富庶,战略位置重要
③分封奠定了武王灭商的基础?④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综合题 民主和专制,人治与法治都是相对立的。世界文明的进程推进总是伴随着民主、法律制度的完善。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有了民主就可以更好的实现法治,它们是互相促进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明朝政府架构图

(1)据材料一指出,两图显示的明朝中央行政机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这样的改变?(6分)
(2)与清朝同一时期的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却在不断确立和完善,其中英美代议制最为典型。这两国代议制的政体各是什么?确立这两种政体的两部法律文献是什么?(8分)
材料二:民主的本质是“大多数的统治”。古雅典城邦中,尽管公民多达20万,然而真正具有参政权力的公民(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只有40000人。这20万人的民主就是普遍且彻底的民主,统治着另外20万外邦人加奴隶。因此,“民主”从产生之初就不是“人人平等”,而是“法律规定下的一定群体中的人人平等”。
——《比较历史:民主传统与中国特色 ?
(3)雅典被公认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但雅典民主也不是完美的,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6分)
5、判断题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皇帝专权得到空前的强化。下列有关其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C.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