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过渡时期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标超额完成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到“八大”召开
D土地改革到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过渡时期是指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以上四个选项中,只有三大改造的完成才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下列四个选项分别是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其中1914-1918年应是 ?
A.4.6个
B.3个
C.2.5个
D.0.55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14-1918年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被称作“黄金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应该是上述四个时间段中最多的,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开设满洲中央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目的是
A.攫取中国的资财
B.向沦陷区输出资本
C.控制沦陷区工矿企业
D.建立东亚新秩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认识和理解能力。C、D与题目不符容易排除。B项迷惑性较强,要求学生必须正确理解资本输出这一概念。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是别国经济侵略的一种主要方式,资本输出主要形式有:投资设厂、贷款,采矿等。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开设满洲中央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是滥发纸币,强制人民使用,所以不是输出资本,而是直接攫取中国的资财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唐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及其后的两税法,它们的共同实质是
A.加强封建经济基础
B.更新生产方式
C.调整生产关系
D.巩固上层建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国家制订的经济制度,其内容都是规范、调整土地所有制、产品分配等,从生产关系的含义知道,这一些都是调整生产关系的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方针。下列选项中对“一边倒”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新中国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
B.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C.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
D.实质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边倒”方针的提出,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选择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