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89年,亚太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成立。这些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减弱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2、判断题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从中可以看出
[? ]
A.资本流动造成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
B.资本流动促进了近代工业在全球的发展
C.资本流动催生了古老的民族工业
D.资本流动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有现象
3、判断题 (13分)近日,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高考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中高考英语改革的部分细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大家谈沦的焦点更引申到此举对中国“英语热”的影响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泾浜泛指洋场和租界。上海租界设立后,原来在香港、澳门、广州以及南洋的洋行纷纷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随之一些作为买办和职员的广东人也到了租界。他们用粗通的英语充当贸易中间人,于是在洋泾浜附近出现了一种语法不准,带有中国口音的英语,称为“洋泾浜英语(Yang King Pang Fnglish)”。
同时在上海其他籍贯的商人为了争取与外商直接打交道,纷纷学习英语。一些出版商也乘机赶印了一种以中文读音注音的英文速成手册,直接就叫《洋泾浜英语手册》。所以洋泾浜又特指用中文音译的英文。开始洋泾浜英语多以广东地方的发音为准,以后随着宁波商人的大量涌现,逐步以宁波方言发音来注音。
——《百度百科·洋泾浜英语》
材料二?英语是目前公认的美国国语和英美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通用语,尤其是美式英语,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特别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整个世界大众消费、国际交流、通俗艺术、两代人的冲突、技术专制都被融入到美式英语、英语引证和语言习惯中。
——乔治·斯坦纳
材料三?现在有“世界第一强势语言”之谓的英语,也饱受到其他语言的严重“污染”。2006年2月的《泰晤士报》曾发文评价“中式英语”( Chinglish)的影响,据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发布报告称,英语正在经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第100万个英文字将在这年夏天出现。而且,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雷颐《张氏困境与央视尴尬》
(1)材料一中洋泾浜英语多以广东地方的发音为准,逐步以宁波方言发音来注音,从经济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美式英语”为什么成为“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5分)
(3)分析材料一中的“洋泾浜英语”到材料三中“中式英语”的变化有何本质的不同?(4分)
4、判断题 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下列对其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D.总统可以无限期的连任
5、判断题 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