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中国的方针是在
A.《告台湾同胞书》中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 《政府工作报告》 中
C.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中
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 告台湾同胞书 》 中,首次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损失惨重,主要内因是(? )
A.外国资本的压迫
B.日伪的经济掠夺
C.官僚资本的经济统制
D.民族资本的薄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抗战爆发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官僚资本通过手中的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把资本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固定了近乎半没收的收购价格,政府从中攫取大量的物资和财政收入,民族工商业损失巨大。B项是外部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春联,反映我国十年探索时期农村“盛世景象”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C.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闻报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紧紧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美国时代周刊以美国人的视角透视世界,日本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重点。观察下列《时代周刊》有关日本的封面回答问题。

材料二 ?在内部建设方面,欧共体实行一系列共同政策和措施。1967年起欧共体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率,1968年 7 月 1 日起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的关税和限额,建立关税同盟。1962年7月1日欧共体开始实行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 8 月开始实行农产品统一价格;1969年取消农产品内部关税;1971年起对农产品贸易实施货币补贴制度。1979年3月,在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的倡议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将各国货币的汇率与对方固定,共同对美元浮动。?
——国际财经财讯网
材料三?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四 ?……虽然我们是生活在信息化的社会,但这并不必然等于人们之间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我觉得国家之间一定要怀着换位思考的意识,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来承认和照顾彼此的合理利益需要,这样才能够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增加共识。中国向来有礼尚往来、子诚我信的优良传统,我们愿意同各国交朋友,话沟通,谋合作。?
——据《人民日报》中国外长谈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
(1)美国频频关注日本,体现了美国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关注。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共体成立之后,西欧国家在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的表现。(4分)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4分)
(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朋友,话沟通,谋合作”的主要表现?(2分)新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美国的扶植;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残余;重视科技与教育;采取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4分)
(2)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4分)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4分)
(4)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入WTO、APE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立上合组织。(答出一个方面即可得分)(2分)综合国力的强弱。(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

A.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打压
B.民国官僚资本压制工商业发展
C.“一五”计划忽视了轻工业发展
D.计划经济实施及极左思潮泛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不允许买卖鸡蛋和鸡,由此可知应该处于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取消了商品买卖,实行配给制,所以应该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