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
A.强调“大一统”
B.主张顺应自然
C.推崇法的作用
D.相信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种思想
①包含了孔子对百姓的爱护②包含了民本思想
③是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④在当时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溢美称谓,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两位东西方先哲为建设理想社会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些主张对当时社会关系的认识有何明显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里士多德

孔子
(2)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的核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主张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古代先哲和孙中山相比,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有何显著不同?谈谈你对这种不同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孔子提出“仁”(或“礼”、“中庸”);亚里士多德提倡理性,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或主张“中道”)。缺陷:模糊了等级差别和阶级压迫。
(2)孙中山“三民主义”(或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不同: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差别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认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和谐社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主张“仁义”和“王道”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荀子是战国末期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 ]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