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位同学在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书籍时,看到右侧两个图表,图甲和图乙代表清朝与某国贸易关系的转变。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某国所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A.法国B.美国C.英国D.日本
2.依图表内容和史实可知,我国与此国贸易关系转变后造成的影响是
A.大量输入的棉织物严重打击了中国手工业生产
B.大量茶叶陶瓷输出,使此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印度加入通商贸易,取代了此国在中国的贸易地位
D.我国贸易呈现入超,国计民生因而渐陷入困境
2、判断题 以下哪一徽记所代表的组织体现了其成员“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和防务全方位的联合”
[? ]
A.
B.
C.
D.
3、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
A.形成了美与苏抗衡军事政治集团
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
C.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D.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4、判断题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 国家财政总支出
| 国防费支出
|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
1951
| 122.49
| 52.64
| 42.97
|
1953
| 220.12
| 75.38
| 34.24
|
1955
| 269.29
| 65.00
| 24.14
|
1957
| 304.21
| 55.11
| 18.12
|
A.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B.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C.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5、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 (1分)试分析其原因。(2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结合你所学指出这种“愁”最终的结局。(1分)
(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 (1分)试分析其历史原因。(2分)结合所学谈一谈,当前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愁”? (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