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8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可以看出所有事件的决定权、法律和是非的标准都是皇帝决定的,所以突出体现了权力高度集中,所以本题选D,A、B、C材料没有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以“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显露出胆怯和不合法,这说明唐代三省制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A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从而起到巩固统治、加强中央权力的作用。所以B正确;A开放性错误;C中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D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密折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哪种选官制度的弊端
A.世卿世禄
B.军功爵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说明了察举制的弊端,“孝廉”是汉朝察举制的选官标准,答案选C,AB D三项与题中察举制“以孝廉”为选拔官员的标准特征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