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被称为历史上最典型的“罪己诏“。这一历史现象与下列哪一学派的主张相关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孔子在表达自己志向的时候,说道“愿给老年的以安乐,对朋友以信实,给幼少的以爱抚”。这一志向体现出的主要思想是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中庸之道
D.长幼有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愿给老年的以安乐,对朋友以信实,给幼少的以爱抚”可以看出社会各个阶层的都能得到关怀,必然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这体现了孔子的爱人思想。关系A。B项错误,克己复礼是指的恢复到西周的等级秩序中去,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C项是不冒进、不落后的不偏不倚的思想;D项指的是等级秩序。因此B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的思想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主张德政;哲学上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都需要掌握。孔子的思想虽然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是其思想经过改造,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
A.不结盟政策
B.一大片政策
C.全面结盟
D.闭关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是识记题。应把握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是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就应是不结盟,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李鸿章说:“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惟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商为承办,官为维持……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须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苑书义的《李鸿章传》
材料二?“欧洲各国,动以智勇相倾,富强相尚,我中国与之并立,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故公法、约章宜修也,不修则彼合而我孤;兵制阵法宜练也,不练则彼强而我弱;枪炮器械宜精也,不精则彼利而我钝;轮船、火车、电报宜兴也,不兴则彼速而我迟;天球、地舆、格致、测算等宜通也,不通则彼巧而我拙;矿务、通商、耕织诸事宜举也,不举则彼富而我贫。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亟宜开国会,立宪法,团结民心,同御外侮”
——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鸿章的思想主张。(6分)
(2)根据材料说明郑观应的思想主张与李鸿章有何不同,请简要评析郑观应对中国时局以及对西学的认识。(9分)
参考答案:
(1)①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②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③鼓励兴办民营企业,并要求政府给予扶持。(6分)
(2)不同:郑观应要求变革政治,实行君主立宪。(2分)郑观应认为中国面临西方列强威胁,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先进,而中国学习西方实行中体西用,难以与列强抗衡。(2分)郑观应打破了对西方的狭隘认识,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长技”,还要学习其政治和思想;表达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和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符合历史潮流和时代需要;郑观应对西学的评价及其含义的理解,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突破。(5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故须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等信息可以得出李鸿章的思想主张是发展近代工商业、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鼓励兴办民营企业,并要求政府给予扶持等。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与评述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材料二主要阐述了郑观应首先提出了要求变革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其次看得到了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先进,中国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就难以与其抗衡;第二小问对郑观应认识的评述可以从郑观应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等方面进行评述,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更看到了学习西方的制度与思想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