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
材料二:参加26届联大的中国代表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材料三: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哪些重大成就?对中国外交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与材材一相比,我国对俄罗斯(苏联)外交政策有什么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坚持的外交方针是什么?你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为
A.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行为
C.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3、判断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主要是为了( ? )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扩大国际影响
C.推动国际经济合作,构建和谐世界
D.争取和平环境,推动经济建设
 
	        4、判断题  2006年10月8日至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次访问被被喻为“破冰之旅”。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一位日本首相对华进行了“破冰之旅”,他是_____·
A.田中角荣
B.田中义一
C.伊藤博文
D.东条英机
 
	        5、判断题  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发展作出相当大的努力。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
A.联合周边的国家,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抗衡
B.促进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合作与共赢
C.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D.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