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来自课本的片段。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遏制,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试验本)第12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问题:简要概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0世纪五十年代,初登国际舞台(或初展外交风采): 50年代初,中国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 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或万隆会议),倡导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使会议取得了成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积极拓展外交舞台: 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双方发表《上海公报》,标志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9年,两国正式建交。 1972年,中日签署《联合声明》,两国正式建交,中日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20世纪八十年代后,积极拓展多边外交,致力于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关系: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对推动APEC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1年,中国被接纳为世贸组织(WTO)成员,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表现在
①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
②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
③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④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最早发明于
A.战国时期
B.西汉前期
C.宋朝
D.元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美日关系是盟友关系,但在与中国改善关系方面,日美之间却互相斗争,因此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中,最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事件是
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贸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新时期的外交活动的记忆与理解能力。题中的关键是“远亲不如近邻”,主要是与邻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根据选项中的几个活动的相关史实,C项最能体现上述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