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校学生会计划假期组织一次“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活动,特意向同学们征集旅游路线的设计方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不应选择的地点是
A.江苏南京
B.江西瑞金
C.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红军(中央红军)长征的大致路线是: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开始渡江西的于都河,长征开始。 1935年1月1日-1月3日,强渡乌江。 1935年1月15日-1935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遵义如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由此确立了毛泽东四十余年的领袖地位。 1935年5月29日,占领四川泸定县泸定桥。 1935年8月29日-8月31日,全歼堵击红军北上的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门户。 1935年10月19日,抵达吴起镇(今陕西吴旗县),中央红军长征结束。不难得出与江苏南京无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长征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31-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最主要的特点是
A.涉及东北、华北、福建等地
B.参加者有自发的群众、有国民党将领
C.抗日与反蒋相结合
D.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931-1936年这一历史阶段中国抗日民主运动最主要的特点的理解能力。最主要的特点即本质特点,而A项“涉及东北、华北、福建等地”只表明中国抗日民主运动在地区分布上的广泛性,B项“参加者有自发的群众、有国民党将领”表明参加中国抗日民主运动成分的广泛性,D项“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不符合历史事实。而C项“抗日与反蒋相结合”则反映了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因而,揭示了当时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本质特点,故选取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是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根据图表判断,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年的经济结构比例?

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私有制? 公有制)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表,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应为1953-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政府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根据前述材料,以下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该政策是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的正确选择
B.该政策冲击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该政策有利于增强当时中国的政治实力和维护国家安全
D.该政策导致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长期对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C.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中的“逃进了华南山区,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等关键信息,指的是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A项是中共一大的决定,B项并非新的策略,D项是在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上做出,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
考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点评:1927年秋,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