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九)
2、选择题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二:《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 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三: 大农上盐铁丞孔仅、成阳(向汉武帝)言:“……敢私铸铁器煮盐者, 钬(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
──《史记·平准书》
材料四:(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五:荣氏兄弟(荣敬,德生)抓住时机,向面粉业大举投资。1914年——1919年,茂新,福新厂的生产能力激增,其面粉不仅畅销我国北方各省,而且远销英法及东南亚各国。。。。在棉纺业方面,1915年荣氏兄弟创办办申新纱厂
——《荣氏兄弟的创业思想》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5分)
(2)材料三表明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1分)
(3)材料四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5分)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此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原因?(8分)
(5)据材料五回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行业是什么?为什么?(3分)
4、选择题 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分析图表,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北宋“不抑兼并”,农业渐趋衰退
B.北宋“抑商”力度逐渐加大
C.王安石变法“理财”,收效显著
D.北宋时期封建经济持续繁荣
5、选择题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据此,请判断徽商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应该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