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叫“卫红”,“卫东”,以此类推,与“超英”,“卫星”,“红旗”等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大跃进
D.香港回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86年1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说:“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他对中国持续不断的改革比1985年发生的其他所有事件都更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其中“持续不断的改革”指的是
A.设立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
B.发表了南巡讲话
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D.开发和开放浦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按照题干所给定时间去分析对应的历史事件。A深圳经济特区设立是在1979年。B是在1992年。D项时间是1990年。均不符合题干时间。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谈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借鉴处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到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们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请回答:
(1)结合辛亥革命,说明“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的教训。
(2)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有哪些重要探索?
参考答案:①辛亥革命要建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证明,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②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它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③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步走”的战略。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本题解析:本试题主要考查20世界三位伟人如何探索发展国家的经验教训。在对课本知识记忆的同时,还必须对课本知识进行高度的概括整理。第一问主要是教训,说明 孙中山没有成功的原因,第二问主要结合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困境,说明毛泽东是如何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第三问实际上考查中共“十三大”“十四大”的具体内容,体现邓小平的创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历史性事件是(? )
A.中共八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