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
①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②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
③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④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德森说,“……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竞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各地人民效忠的通常不是一个现实国家,而是经由文字和经典从古代继承下来且已沉淀为集体无意识的伦常制度,它维系着一个抽象的国家观点。……交通落后成倍放大了国土的距离。当时中国国土面积比整个欧洲还大,路上走一年半载,未必能从京城到达最偏远的边疆,更别说全国的有效管理了。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材料二 秦王朝将中央政府统一规划的交通建设视为执政要务之一,除了“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之外,还由中央直接主持,“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汉书·贾山传》)。……政务军务紧急时,还可以通过驿传系统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赵充国自金城申请军事计划至汉宣帝批复后颁下,往返不过7天,驿递行速达到每天400公里以上。
——王子今《古代交通与秦汉文明》
材料三 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电报,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不足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个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础,而这样的全国运动训练了国民的现代国家共同体意识。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安德森认为中国是“抽象的国家”的理由。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汉王朝加强对“抽象的国家”控制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中国人自办电报始于何时何地?根据材料二、三,与古代“驿骑传递”相比,近代电信技术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
[? ]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几何原本》、冯如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
4、判断题 交通工具的进步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③开阔人们的视野 ④使近代中国迅速走向富强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在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中,有许多新兴通讯和传播工具影响中国人的生活长达百年以上,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下列通讯和传播工具中属于这种情况是
[? ]
A.电话
B.电报
C.电视
D.互联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