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洋人制胜之道,专以轮船、火器为先……又本之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故能巧法其中。”持这种观点应属于( ?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早期维新派
D.维新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日记最可能写于

A.1861年
B.1895年
C.1907年
D.1913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解答此题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中有“立宪、议院”等字眼,对此“昌言无忌、屡见诏旨”,反映的正是清末新政时期的内容。故应选C。AB项清政府均未进行制度上的变革;D项是辛亥革命后,与材料“诏旨”等信息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毛泽东说:1911年,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现在来看,当时思想还有些糊涂。文中“思想还有些糊涂”是指混淆了
[? ]
A.立宪派和革命派的主张
B.旧官僚和立宪派的主张
C.旧官僚和革命派的主张
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广东省六校联合体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27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一】?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年一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6分)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5分)
(3)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2分)
参考答案:(1)创办者:中国知识分子。(1分)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2分)原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3分)
(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2分)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3分)(任答其中3点即得3分)
(3)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播以及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在创办报刊方面的变化,包括内容、意义等相关问题。本题解题关键是一定要把握好时代背景来理解和分析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