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
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明显减少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天理就是封建的伦理道德,来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故选B。A项是说的选官制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C项说法错误,明清之际才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作品;D项说的是宋明理学的君君臣臣等思想。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陆王心学的内容。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严格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的自然欲望,但是宋明理学注重人的内心修养,注重气节、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培养民族性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标志经济重心在南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通过图片牛力耕田可知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自17世纪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奋斗,终于制定了适合于自己国家特点的宪法,其具有的共同点在于(?)?
①确立了与原来社会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③都是本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④开始了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注意题干背景“17世纪”,此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开展起来,使得西方国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由于国情,各国选择的资产阶级政体形式不尽相同,如英德是君主立宪制,美法是民主共和制,因此②不对;③不对,只能说各国制定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但不能说是本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因此①④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添枝加叶的题肢所干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是1921年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为中国设计的政治构架图:

该政治构架的设计
①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 ②反映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③借鉴了近代美国民主政治的构想?④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得出,孙中山主张国民拥有选举权、复决权、罢免权等,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中央与省治相结合,这体现的是学习美国的分权制衡的思想,因此①②③均正确,故选A。④错误,三大政策是1924年提出来的。
点评:孙中山在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提出了五权宪法的主张,这既承续了西方民主政体中的合理方面,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模式中的有效成分;既是对外国政治制度的批判吸收,又是对中外政治学说和基本模式的创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比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不同之处是(?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前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C项错误。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D项错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故B项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